细胞增殖活力检测
MTT法: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臜(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臜,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CCK-8法:CCK-8试剂中含有WST–8,在电子耦合试剂作用下被细胞线粒体中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臜产物(Formazan),生成的甲臜物的数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实验方法比较
检测方法 |
MTT |
CCK-8 |
甲臜产物水溶性 |
差 |
很好 |
产品性状及使用方法 |
粉末,配成溶液后使用 |
1瓶溶液,即开即用 |
检测波长 |
560~600nm |
430~490nm |
检测时间及灵敏度 |
灵敏度一般,时间较长 |
灵敏度高,时间短 |
细胞毒性 |
高 |
低 |
适用细胞类型 |
贴壁细胞 |
贴壁细胞、悬浮细胞 |
克隆形成率检测
克隆形成实验是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细胞克隆形成率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成活并形成克隆的数量,可以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细胞迁移侵袭检测
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研究细胞迁移/肿瘤侵袭的体外试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细胞长到融合成单层状态时,在融合的单层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空白区域,称为“划痕”。划痕边缘的细胞会逐渐进入空白区域使“划痕”愈合。基本的步骤包括“划痕”的制造,细胞迁移期间图像的获得以及后期数据的处理。
0h 24h
Transwell实验: Transwell小室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一般为聚碳酸酯膜,不同孔径可选),将其放置于孔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将细胞接种在上室,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穿过上室中的膜孔而迁移到营养更丰富的下室,对下室细胞进行染色计数,就可以判断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强弱。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侵袭实验要在聚碳酸酯膜上铺一层基质胶Matrigel,膜孔被基质胶覆盖,细胞需分泌水解酶消化基质胶后才可穿过膜孔。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凋亡
细胞周期检测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细胞周期分为间期与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整个周期可表示为G1→S→G2→M。G0期是脱离细胞周期暂时停止分裂的一个阶段。
G1/G0期的DNA含量为二倍体;G2/M期的DNA含量为四倍体,而S期的DNA含量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
利用细胞内DNA能够和荧光染料(如碘化丙啶PI)结合的特性,细胞各个时期其DNA含量与PI染料结合量成正比,荧光强度直接反映了细胞内DNA含量。最终结果将DNA含量直方图分为三部分,即G0/G1期、S期和G2/M期峰。
细胞凋亡检测
在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S)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S)由脂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 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可通过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与凋亡早期细胞的胞膜结合,被作为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