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生物医药创新与监管专委会主办、理事单位吉赛生物承办的“创新平台如何培育10亿美金新药”主题沙龙圆满结束。本次沙龙邀请行业科学家与企业家,旨在依托创新技术与战略合作,快速响应市场对新型疗法的需求,共同探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机遇。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生物医药创新与监管专委会主任委员、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廷春博士,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博士,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传斌博士等企业家,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旭日教授、卢蔚斯副研究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弩教授团队黄努努副研究员等科学家出席沙龙活动。沙龙活动由吉赛生物创始人兼CEO刘明先生主持。
聚焦前沿,专家共议创新突破点:
李旭日教授作为PDGF-C和PDGF-D分子的发现者,在血管生长因子领域取得了国际前沿的成就。交流会上,团队成员系统介绍了VEGF-B分子在抗炎、抗衰老等方向的基础研究进展及药物开发价值。
张弩教授长期致力于脑胶质瘤发生进展的分子机制与诊疗新靶点研究,团队成员分享了其联合吉赛生物共同开发的环状RNA疫苗早期概念研究进展,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了创新、安全、强效的策略。
吉赛生物应用高级科学家刘芳博士分享了领先的circRNA创新药物开发平台,致力于加速环状RNA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临床转化的突破。
吴传斌董事长深入剖析了当前创新药研发的现状与未来机遇,并介绍了新济药业依托高端制剂特色技术平台,深耕特殊赛道、推动制剂创新药的战略布局。
凝聚共识,共谋破局新动能:
与会专家表示,面对当前资本环境的挑战,生物医药产业的破局关键在于强化源头创新、夯实技术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各方高效协同。专家们强调,未来发展需聚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靶点与疗法,打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培育未来重磅药物,加速早期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